当他读过所有的《和乐小报》,又搜集了京中其他商人仿制的小报,进行了全面的研究比较后,发现《和乐小报》不论是立意还是深度,都远远超过后来的模仿者,而且《和乐小报》还提出了不少新奇的东西,比如植树造林涵养水源,保持水土,可以有效减少旱涝灾害,还提到什么物种多样性,仔细一想,好像真的有些道理。还有就是新的印刷技术,这《和乐小报》竟然广而告之,难道就不怕同行偷师,取而代之吗?
为了解决这些疑问,司马光特意去问了农人和印刷匠。农人告诉他,有山有树的地方确实不容易干旱,就算是受了灾,也很快就能调整过来;印刷匠们告诉他,根据小报上的文字信息,他们能够印刷书籍,只不过不能像雕版那般完美,但这种方式很省事儿,他们已经决定派人去益州印刷行会学习先进经验了,而且他们还听说,等再过两个月,东京也会出现售卖《和乐小报》的赵家书籍铺分店。
益州印刷行会?
又一个新鲜名词,进入了有识之士们的注意范围。
当东京的人们开始对益州府的和乐楼、《和乐小报》、印刷行会产生极大的兴趣时,远在益州府的王浮却犯起了嘀咕。
因为王方受到了朝廷的嘉奖,虽然没有明面上的任命,另一封手书却说,让王方继续进行研究,再做出新的东西,可以通过皇城司在益州的特派亲事官上报。
所谓皇城司,其实就是北宋的特务机构,但他们管的东西很少,也不是什么穷凶极恶、抄家灭门的走狗。皇城司人员主要分为亲从官和亲事官,亲从官由军中选出的最骁勇的军士来担任,也负责其都城的一部分的禁卫工作,亲事官就是探听消息的暗卫,官家依靠他们来监视军队,侦察民间民情和官员活动,甚至防备敌国。皇城司由宦官统领,文官编制,不设私狱,没有审判权,甚至在此之前,一直都是在京城活动,他们还是第一次知道,随着知府和通判下放到各地的,还有暗中打探消息的皇城司人员。
不过想想也能理解,一方大员,还是在皇帝眼皮子底下监督着更安心,尤其大宋立国……嗯。
王方倒是丝毫不慌,还请人家在和乐楼吃了顿饭,王浮暗暗在心中为她老爹喝彩:“果然是不卑不亢的宋儒,面对最高统治者派来的特务都能面不改色。”
这位亲事官叫做罗川,年纪不大,小方脸,蓄着胡须,戴着幞头,据说是益州这一片特务——哦不,亲事官的头头。他对王家人也很感兴趣,来益州之前,特意将《和乐小报》研究了一遍,结果被深深折服了。
吃过和乐楼的饭菜之后,他更是成了王家的好朋友,隔三差五的就来打牙祭。
至于范仲淹,他并没有立即升迁,为了稳住邓州的局面,仁宗需要他在邓州将策划书上的内容贯彻到底。
但是官家还是给出了范仲淹并非是被排斥到边缘的信号,他赏赐了范仲淹一枝笔,据说这枝笔陪伴他多年,具有重要意义。除此之外,他还把庆历新政贬出去的一些大臣重新召回开封,进行了一番抚慰。
这个事情让王浮意识到,她是可以改变历史的。
那也就是说,或许她现在所在的空间,并不是对应前世的那个“北宋”,有可能只是个平行空间。
王浮从小就不信神鬼,穿越之前到过的所谓“阴间”,打破了她的信仰,但她长了七八年,那些所谓的鬼神并没有出现,她又开始蠢蠢欲动起来。
她不甘心只能活到二十七岁。
换了任何一个人,面对这样一片知识的荒漠,都会产生一种“我是上帝”的错觉,她所掌握的知识,足够将这个生产力落后的朝代向前推进几百年,甚至如果条件允许,她可以直接掀起工业革命。
王浮只是不甘,她拥有了前世梦寐以求的家人朋友,并且对他们的好习以为常,要让她放弃所有,坚强地面对死亡,根本不可能。
正当她预备大干一场的时候,王家、益州府都发生了一件令人震惊的大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