临近月底,安府上下开始忙碌了起来,尤其是前院,下人们来来回回脚不沾地。主要是在南山书院读书的安府三位少爷已经送了信回来,这次旬假他们会回府,自上元节开课之后,他们已经近一个半月没有回家,所以这次他们回府,院子是要彻底打扫一番的。
南山书院是三朝老臣翰林院的刘大学士辞官回乡后创建的,聚集的夫子各个博学多才,多是有名的大儒,培养出的学子学识德行是样样出众,连上去年,一连三届科举,前三甲中都有出自南山书院的学子,因为这就是今上对南山书院也大加赞赏,一时间南山书院声名远播。
在金陵,只要家中子孙能通过南山书院的入院考试,大部分世家都会把子孙送到学习,就算能多结交几个同窗也是极好的,安家的三位爷也因为这种心理都被送了去。
安府一共四位少爷,大房占了三位,不过王氏亲生也就是大房嫡子只有一个,就是在安府行四的安恪,这是王氏拼着性命生下的儿子,自小是捧在手心里养大的,衣食住行也是整个安府最金贵的,所以其他暂且不论,王氏是一接到信就着人开始准备了。
大爷安怍二爷安恂皆是大房庶出,他们的生母是到现在都颇受伯爷安康宠爱的刘姨娘,这是个从丫鬟爬上来的,手里有几分手段。大爷是在王氏进门以前就有了的,当时王氏因为此事狠狠闹了一通,但是到底刘姨娘并没受到什么严厉惩罚,甚至在王氏有了安蕾之后,紧接着有孕生了府上二爷,两人仅相差月余,一连两个男嗣,且都成活养大了,可见刘姨娘的本事,因为有底气,到现在王氏都奈何不了她。
据纪怡嘉观察,大表兄平庸的紧,样貌与安府众人格格不入不说,读书也没什么天分,不过性子虽迂腐了些,但是个懂礼知事儿的,与安府也没有什么野心。现下里已经成亲,怍大太太是七品县官的女儿,有些微胖但是眉眼温柔,是个好女子。他们儿子才刚刚四岁,话都说不清楚,白白嫩嫩的,整一个软糯包子,看着就让人喜欢的紧,一家三口,住在距离引嫣阁很远的院子里,倒是也安分。
虽是一母同胞,亲兄弟的性格却是差了十万八千里,二表兄安恂是个有野心的,长相是没话说,集大舅父和刘姨娘的长处,雕刻般脸庞线条棱角分明,挺鼻薄唇,英气的剑眉深邃的眼眸,总之样貌无可挑剔,读书上在安府也是一枝独秀,总之优秀的紧。不过纪怡嘉有些怕这个人,总觉的让这个人看上一眼就完全被看透了似的,所以看见他,纪怡嘉就想跑,来到纪府这些年,纪怡嘉就没正经和他说过话。
四个表兄,纪怡嘉最亲近的自然就是三表兄安恒,这是她嫡亲的表兄,感情自然不一样,因为熟悉的紧,所以也没有这么多的客气了,安恒过来找纪怡嘉大都没有其他事,多半是手头紧了,安恒一个半大小子,又在离家在书院读书,与同窗交往今日这个有事明日按个有事儿,哪个都需要银子,再加上安恒是天生的热心肠,平常时候交友也广泛,所以花费并不小。
不过钱氏虽然对娘家大房的紧,对来两个儿女却并不大方,她总是觉得女儿不缺吃不缺穿根本用不着银子,娘家要是没她救济可就撑不下去了,再说恒哥儿是老太太亲孙子还能短了他,基于这样的心理,钱氏对安恒向来不怎么关心。
因为安恒和纪怡嘉自小关系就好,两人的革命友情深厚,三表哥也算是有分寸,每月也就几十两银子的事情,所以纪怡嘉友情资助从来也没觉得有什么。就是不知道这次除了这样的事情,三表兄会在怎样做,不管怎么说二舅母和三表姐禁足的事情与她确实有些干系的。
前院忙忙碌碌,引嫣阁也没闲着,纪怡嘉要回纪家祭拜母亲,按照惯例还会在纪府住上一夜,所以要准备的东西不少,再说就算是关系不亲近但是见着本家长辈还是需要送些礼品的。而且舅父也要跟着过去,所以什么都得多备上一份,算是以防不时之需。
“姑娘,世安堂那边来信说,三位爷傍晚时候就能回府,晚上要一起去世安堂用膳。”舒楹走进房间对躺在贵妃榻上读话本子的姑娘说道。
“奥,”纪怡嘉随意应了一声,除了嫡亲的三表兄,二表兄和四表兄她都不是很熟,他们一个大房庶子,身份尴尬,一个是大房嫡子,骄矜放纵,经常口处狂言,纪怡嘉是能躲就躲,毕竟也没有是值得期待的。
纪怡嘉理科就把这事儿放在了脑后,转身趴在贵妃榻上翘起匀称的小腿,继续看着手里的话本子,这本还有点意思,说的是泥丁出身的男主在在读书上颇有天赋,全家省吃俭用供他去书院读书,经过十年寒窗苦读终于考取状元,风光无限,功成名就的新科状元郎与当朝首辅嫡女有了一个完美的邂逅,然后一发不可收拾。
见到身娇话柔、面容姣好、学识还不错的首辅嫡女,状元郎的心自然是动了,不过想到家中还在照顾父母为他生儿育女的原配,状元郎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还是拒绝了。然后首辅嫡出小姐穷追不舍,甚至愿意许他接回妻儿,立誓言说定会好好待她们,状元郎感动不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