纵然无权无势、纵然身份卑贱、纵然见识鄙薄,纵然他有千万种缺点,但这都不是别人能肆意伤害他的理由。
他不甘。他甚至是委屈。
这些他都知道。
可他该怎么做呢
李玮感到茫然。
他是那样一个忠厚老实的人。
也许,“忠厚老实”这四个字,现在说来,会让人觉得有那么一点讽刺。但他却不得不承认,即使是到了现在,他也不敢去想,如果“他”要报复君王,那“他”会是个什么模样。
平心而论,他并不想失了本心。
所以,他没想要去报复谁。
如果真的要说,那他的执念,大概是
既不甘被人愚弄,又不想因怨恨而失了本心。
帝辛被他弄得有些糊涂。
但,若是撇开执念不谈,帝辛觉得,原身真是个心性上佳的修行人选。
他和自己不同,自己是那种眼里揉不得沙子的人。
睚眦必报。
“暴君”这个名头,可不就是从他的性子开始被人“口口相传”的吗
李玮这事,如果是换了他,他心里想的,一定是“这掌权大位,应当要换人来坐”。毕竟,皇帝和公主能毫不讲理地欺负到他头上,仗着的,就只有他们的地位和权势。
他只消把他们的依仗夺了便是。
没人能叫他吃亏。
但原身不同。
由始至终,他都秉持着他的本心。
别人害他,他委屈。但他并不觉得,这是他能反过去害人的理由。
他要的,是公道。求的,是问心无愧。
这样的人,你说他纯良、说他忠厚,都已经不太准确。
他是个真正的圣人。
像他这样,几乎是不为私欲所左右的人,帝辛从前,也不过是见过一个法海。
法海
帝辛真的是很久没想起过这个人了。
从前,他虽然敬重法海,但说实话,他并不是很能理解,法海的一些所作所为。
帝辛从不否认,他是一个极度随性的人。
他的爱,和他的恨,都很强烈。
爱则欲其生,恨则欲其死。
无外乎如是。
对于妲己,他说他“放下了”。可实际上,他放下的是“爱”,是“在乎”。
摘星台的火光里,他恶趣味满满,一心想看妲己的笑话和下场,这何尝不是另一种“怨”
历经许多“人生”,他看着那因一时贪念,就被聂小倩摄了性命的书生;看着那因执着情爱,终其一生都过得浑噩的将军
他总是自诩洒脱,便笑话他们迷障,可他从来、从来没有回望过自己。
心思一顿,帝辛也不知道自己是哪来的感悟,忽然便开始审视起自己的过去
万里江山,丢了便丢了。
当初的他,是真的这样认为的。
他觉得自己输得起,也觉得自己可以不在意。
假使没有这次审视,他想,他也许还会继续这样“骗”自己。
是的,骗。
他的确是“输得起”,可他未必是真的“不在意”。
如果他真的不在意,那他就不会让“成圣”,占据自己所有的心思,也不会让女娲和姬发,占据自己整个的人生。
这有点像是心魔。
他还是直到这时才发现,原来,曾经的他,竟差点被眼前的迷障,困了一生。
“圣人”是什么
人们总以为,“圣人”就是“忍气吞声”。
可事实呢
圣人也有私心,圣人也有私欲。他们只是比旁人更明白,什么叫“人生”,什么叫“释然”。
释然,不等于原谅。
哪怕是到了现在,帝辛也仍旧觉得女娲、姬发、姜子牙,可憎可恶。但,他们虚伪、他们伪善,又凭什么叫他为他们,自画囚牢
苍穹无限,他应该要有属于他自己的、更广阔的人生。
所谓释然,并不是说他放过他们,而是说,他要放过自己。
神思落定。
帝辛猛然间,便觉得心里有一把锁,猛然坠落。
以往“附身”,他总要自己去牵引灵气。但这回,却像是水乳交融一样,那灵气自动在“他”体内融合。
是的,灵气。
原来,这个世界,竟是可以修炼的。
作者有话要说 注1、宋代想做实事的人,一般都不会做驸马,因为宋代限制驸马权力,给的基本都是只拿俸禄的虚职。然后和公主在一起,因为公主是君的原因,很有可能会要受气
2、这个世界可以修炼,写曹国舅,应该也算预告了,毕竟八仙之一
3、篡权什么的,真的没有什么可能性:3」
首先,宋朝的军权都掌握在皇上自己手里,毕竟赵匡胤“杯酒释兵权”。
其次,宋朝起义的可能性很小,毕竟为了安抚“失业”流民、和那些无所事事的流氓,朝廷都把他们招进军队了,这也是宋朝积贫的原因之一。
第三,宋仁宗,其实算是宋朝数得上号的皇帝了。司马光、欧阳修、包拯、范仲淹等一系列大佬,都和他同一个时代,所以可以想象,男主想篡位,会遭到怎样的难关。
最后,最重要的一点,原身的性格,从根本上否定了这一可能。而男主呢,其实也恰好需要一些转变,去变得更好